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61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姆妈的老话 [复制链接]

Rank: 1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08-6-22 17:26:55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纪念母亲诞辰100周年

   母亲出身在中国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,这个阶层,那个年代,一个女孩子不可能上学读书的,故斗大的字不识一个,才56岁,虽不要下田干活,但要帮着做家务,养蚕、采桑叶,几十匾的蚕全部喂到好常常要到半夜,一晚上只睡几个小时,所以经常白天采桑叶时在桑树叉上就睡着了。
   母亲记性很好,家中一些经济往来账目,她都记得一清二楚,有时我们搞糊涂了反而要去问她。母亲洞察社会有丰富的生活经验,有些老话往往在事情发展的关键时刻,她能脱口而出!听时没注意,事后想想哲理清晰!
   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,过年家家户户总要做团子、蒸馒头,大人们在忙乎时,我们总喜欢弄点米粉过来,学着大人模样瞎弄一气,母亲看了说:弄掉粮食作孽啊!“十粒麦,不见白。”
   我们长大成家后,当时都在国营企业工作,呆工资,上有老下有小,生活都很困难,她看到我们接到红白喜事的请柬在筹划份子钱时,叹说:“人情逼如债,肩着屁股沿街卖!
   有了孩子以后,随着她们一天天的长大,教育是大人们十分重视的事情,除了要求她们把学校正常功课做好外,每逢暑、寒长假,总要联系专业老师或上少年宫报名,让她们去参加诸如书法、绘画或是乐器之类的培训班,以从小熏陶和提髙她们的基本素养。每当议论和按排这些事情时,毋亲常说:“各人头上一方天”或讲:“从小看看,到大一半”。
   7080年代,城市还都是老房子,兄弟姐妹虽各自成家,但大多挤在祖上留下的老屋里,而那时星期天工程师的事,已慢慢私下开始顺行,晚饭后大家在一起闲聊着要做什么,老娘听了笑着说:“一夜想着千条路,明早过来归旧路!”
   上世纪90年代,小平先生南巡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闸门,各个领域都冲破了原有的枷锁,突飞猛进,随着经济的自由化进程的加速,原有的许多旧的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城市的离婚率直线上升,当时我们常常回来讲单位里谁和谁离婚了,孩子都读初中、高中了,还要闹离婚,说这一对原来看看很好,人人都羡慕是郎才女貌、天生一对,怎么拾几年夫妻下来,说离就离了,母亲听了说:“穿破丈夫三条裙,不晓得按的什么心!”
   老三从单位内退回家,过去单位的同事约他出来搞技术做生意,老三兴然而往,几年下来生意做得还可以!可老三媳妇身体不太好,说,不要忙了,已这么大年纪,有点退休工资够吃够用就可以了,二个女儿又都成家,经济情况还可以,经常唠叨不要做了,母亲肉痛儿子太辛苦,也是这个意思,但她又说:
“开店容易,收店难!”
   公司由于专业技术力量雄厚,售后技术服务到位,生意由小到大,在苏南地区已小有名气,随着业务量的坛大,后勤管理一直没有及时跟上,有部份应收款未及时催要,用户也总有信誉好的和诚信差的,你说一点不欠帐吧!要得罪大多数信誉好的,故此也不能这样做,欠了帐,遇到一些赖皮实在没法时还要打官司,有时晚上在家谈到公司应收款,爱人常常唠叨不休,也就是要我抓紧资金回笼,毋親听了说:立着放债,跪着要债。
    有时我们为了调节一下口味,晚饭不抄菜烧饭,而买一点熟菜回耒下面条吃,每逢此事,毋亲就说:“粥半夜,面黄昏。”
   母亲的“话”称不上阳春白雪,也不是名家之言,但有浓郁的乡土气,故以老话称之。
   母亲离开我们已是第九个年头了,然而毋亲的音容笑貌常常出现在我深深的回忆之中,母亲慈祥、勤劳、节俭、大度、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;父亲80年过辈后至母亲离开我们共有19个春秋,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,这个19年是我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时间。19年应也算是个不短的时间跨度,但现在回想起耒!实在是太短暂了!我多想再回到那个梦寐以求的年代,然而时间是不能倒流的,只能纪念那个和母亲共同生活的年代,试想人一生中还有什么比此更有值得记念的事情呐!   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文化园地

GMT+8, 2024-11-23 21:05 , Processed in 0.067053 second(s), 1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